台湾播客推荐,海峡对岸都在讨论什么?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10日, The Pod Luck Club. Club Only | YWDP #040 | 和城市相遇的timing | 台湾的中文播客内容,我有点酸了

订阅The Pod Luck Club,每天收到一期优质播客推荐,和每周一封我的播客观察周刊。订阅方式


最近有多听一些台湾的播客节目,也有推荐了好几期。

今天是先听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采访张洁平这期节目,很受触动。

想要多听一些张洁平的节目,发现她在台湾的 镜好听 做了一档节目。

她的节目叫香港來的風,采访了12位近年从香港移居到台湾的文化界人士,包括作家,商人,文人等等。

如她在节目开头所说,更多香港人来到台湾,背后的原因是令人难过的。第二期的嘉宾陳慧是在2018年去到香港,和大部分香港人相比都早了一年。有一大批香港人都是在2019年国安法即其引发的大规模抗议后离开的。

好几期都很喜欢。电影的人这一起影评人蒲锋分析了近几十年来香港电影的变化背后的原因,从很多警匪片到卧底片到现在非常少动作片了(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原因诶!);恋爱的人这一期采访在台的香港学生刘璧嘉,她的伴侣是来自北京的一位女生,在台的日常生活中,自己还没开口就已经感受到了很多善意,但伴侣却恰恰相反,她会非常愤怒但她也可以理解恨的背后是爱。

在_馬力歐陪你喝一杯_ 这期里,张洁平在最后提到她在香港做记者很多年的一个很大感受是,其实中国/台湾/香港,我们出生在哪里成长在哪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是非常随机的。几分钟的船票区别,一念之差的选择,都可能让人去到不同的地方,让他们的后代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拥有完全不同的立场,甚至彼此憎恨。在人为/官方制造的区别之外,其实每一个我和你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晰

这点我在新加坡生活后也有类似的感受。有一位缅甸华人朋友。她的祖父母在战乱时期离开中国到马来西亚,当时的缅甸似乎生活条件更好,所以他们决定去到缅甸。她半开玩笑说,如果当时祖父母留在马来西亚,甚至之后定居在新加坡,她就不用过得这么辛苦了。

这档节目,由张洁平来做真的再适合不过。她在大陆出生成长,在香港学习工作生活了十五年,2021年又移居到台湾。在两岸三地长期的生活经验,她作为媒体人的敏锐观察,她对于identity的不追求,都让这档节目更精彩生动。

撇开政治,我觉得第二期嘉宾陳慧对比香港和台湾的生活真的很有趣。她觉得光是地理面积上,香港和台湾的对比,就让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香港太小了,随便哪里走两步就可以到了,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情。相比之下,台湾大很多,感觉日子都变慢变长了。作为在中国美国新加坡生活过的我来说,对于新加坡的生活有和嘉宾对于香港生活类似的体验。因为小,时间和空间都压缩了的感觉。去哪里都那么快,天气很热也没有很多耐心。但是台湾的“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说。一切都是相对的吧。

关于香港來的風这个节目,还想补充一点,这标题也太会取了吧!

EP01|浮城的人|上帝造不出香港,只有人類自己才有能力 ft.胡晴舫

EP02|寫作的人|香港彷彿龐貝古城,人們凝固在抵抗的姿勢 ft.陳慧

EP12|唱歌的人|像大樹紮根在河堤上,不會退一步 ft.郭達年

除了这期节目,我也浏览了一下镜好听其他的内容。之前我有推荐过一些她们的节目,例如:

Ep. 562 - 診間裡的女人【第一季】

Ep 843 如果性別衝突,已經影響到身心健康?ft.諮商心理師高郁倢 | 知識好好玩

还有很多很有趣的节目。例如:

有澤法律事務所x鏡好聽《勞動法特快車》

當我們「同」在一起—當代華文小說裡的同志生死愛慾【第一季】

看了下 镜好听 的订阅,一年订阅是2300台币,大约是500元人民币, 77美元,是我觉得可以接受的价格。很多节目都是不需要会员就可以听,推荐大家去探索一下啦。

最近觉得喜欢台湾的节目,特别是讨论性别话题的节目,是因为真的比大陆的节目要轻松一些。

之前推荐过这一期节目,虽然几位男主持表达的和性别有关的观点还是会让我觉得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是整体的氛围让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讨论是有在双向地流动,而不是男性的声音在一味地做抵抗和反驳,或者是不自知地厌女。

长毛象上有朋友的回复,我觉得非常非常贴切。

这一期听完,觉得跟简中世界的女权主义生存环境比,台湾有种欣欣向荣的春天感…简中则像在战争的一片焦土中顽强生存…

作为出生在中国,并且无法和中国完全割席的女权主义者,真的很需要这样的内容让人感受到是有希望的,有一天也许我也可以不那么in deep pain and a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