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七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是“二本学生”
一转眼我本科毕业都七年,高考结束都11年了。我不怎么提高考/本科的事情,也一直不太理解有些人毕业几十年了还在提高考,提本科的事情。
会再提到高考是因为我这两天才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情,或者根本不是“发现”,是我终于领悟了:
我是一个“二本学生”。
我在听随机波动那期采访《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作者的节目时,我既没有代入到几位主播代表的非常优秀的人群里,也没有代入到嘉宾所提到的”二本学生“的角色里。几位主播在”二本学生“面前,产生的那种很疏离,感觉像是在听不同物种的生活的感觉,我觉得有点奇妙但是也没明白是为什么。
这几天突然领悟到我自己就是作者笔下的“二本学生”,我大概能理解为什么我在听到那集节目时会觉得有点奇妙。
一般来说,所谓的一本二本,应该是很清晰的,由高考分数决定,大家会进入到不同“本”的学校,对于很多人来说甚至是跟着他们一辈子的标签。
我一直到今天才终于领悟是因为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几十分,但等到开学报道,我和同学的聊天里,才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我的同班,同院系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都是二本的分数。当时的辅导员也提到,每年都有几个像我这种外省来的,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被分配到这个专业,大家刚开始都会很不开心。
在经过高考这种唯分数论英雄的思维不断洗脑后,我的大一一整年都过得很不开心。只要别人提到高考分数,我就会不开心到忍不住当众掉眼泪。我觉得太不公平了,高中三年我这么努力地读书,高考的每一分都是我勤奋的成果,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
至于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大部分省份都是二本分数的专业,跟我填志愿以及当时高校录取的规则有关。
填报志愿时班主任有提到过一句一定要报985211的院校,但我只是非常盲目地完全凭兴趣和学校的名字报了志愿。
志愿报上去以后,高校录取会有很多种状况,我比较简单粗暴地说明一下适用于我的规则。
我的本科大学(简称“X大学”)在每个省都有固定招生名额。假设我所在的省里有10个考生都将X大学列为第一志愿,X大学只录分数排在前6的人。这6个人按照分数高低以及填报志愿的专业排列,会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
虽然我是这前六个人,但很有可能是第六名,所以被分配到了X大学里分数最低同时也是我填的志愿里排在最末,当时抱着凑数的心态填的专业。尽管我的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但当我们省的六个人被这所大学录取后,我的绝对分数已经没有意义,是六个人的相对分数把我送到了这个专业。
因为X大学有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在一本之上,如果我当时是前六名里的第一名,那我就会被分配到我想要的一本专业里。
我大四就通过学校的项目到美国做交换生,在美国的时候申请了美国的研究生,之后一直在美国工作。我没有在中国找过工作,最后一年国内的同学都在找工作的经历我也没有参与到,所以没有体会到过国内对于学历和学校的要求。
虽然我知道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二本的分数,但是从来没有场合需要我非常正式地表明我的“本”情况,所以我从来没有这个意识把自己套进这个”本“的框架里。
直到看很多中文的求职(甚至相亲)的内容,很多人在介绍背景时会在非常前面就提到这个信息,例如“985”,“双非一本”等等,才慢慢意识到本科的“本”数,是否是985211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美国的八年里,我接触到了很多经过高考,考入中国top本科的人。我读的研究生专业,前后几届的中国学生里有北大、复旦的学生,最“差”也是一本院校的。更不要说后来工作以后,遇到的中国人几乎都是中国,美国的名校毕业,甚至还有高考状元的。
虽然我从来没有把“二本”的标签贴到自己身上,但也偶尔会有一些自我怀疑,特别是在刚开始读研和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和星光熠熠的复旦、北大本科比起来,我的本科学校简直黯淡;后来工作以后和其他读Business/CS相关专业的人比起来,我读新闻的就更加觉得自己专业技能是不是不够好。
除了偶尔的自我怀疑,羡慕是绝对有的。特别是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在比较内陆的省份,非常公平地评价是比较闭塞的地区,很少有各种全国大学生都会参与的社团活动和很好的校外机会。
虽然我在前三年里很努力地学习、参与各种活动,但是一想到在更发达的地区和更优秀的学校里的同学可以获得完全不一样的机会时,还是会觉得有点可惜和羡慕。
我在申请研究生时,继续申请了新闻专业。一方面是因为我确实很喜欢。大四交换期间我刚到美国几个星期就主动去学校报社工作,尽管当时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差,经常打电话的时候根本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是我很喜欢我写的关于我们交换生的故事出现在学校的报纸头版上的时刻;
但其实另一方面是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专业,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去读别的专业。如果不是读研的时候因为一门课感受到数据带给我的快乐,我可能现在还是会想要做新闻方向的工作。
作为交换生出国之前,发生了一些很不愉快,让我对当时的院长、学院、学校都非常绝望的事情。我的记忆可能是在保护自己,我对本科前三年的事情都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很多本科同学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都不太记得了。当时觉得唯一感谢这个学校的事情是,提供了这个让我离开的机会。这几天我还想要感谢学校让我逃开了关于本科学校”鄙视链“的结构,没有让这些标签限制了我的视野和对未来的想象。
刚进研究生项目的时候,我发现好几位在上海读新闻的同学,在读本科期间都给美国记者David Barboza做过助理。我当时真的觉得很震惊也很羡慕。羡慕他们在本科时期,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能有和这么顶尖的记者接触的机会,就更加后悔自己的本科选择。
但是不久之后,在教授的牵线下,我也给当时回到了美国的David Barboza做了助理!尽管主要内容只是帮他搜集整理资料,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但是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安慰了我。虽然我的起点比那些同学低一些,我的成长也许晚一些,但我还是可以和他们一样做到我觉得很厉害的事情!
现在回想我可以理解那个大一期间在提到高考分数时就会掉眼泪的自己,当时甚至萌生了要不退学复读一年的念头。但我也很想跟她说,没关系的,本科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你,你也会拥有选择自己的人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