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村出生的中间的那个女儿
前两天偶然间开始看几年前的纪录片《生门》,今天看完第九集,有点忍不住了。
第九集着重讲了曾宪春一家人,特别是曾宪春,为了生儿子而遭受的磨难。看了下网上的评论,据说早产的儿子身体发育不健康。
曾剖腹完后,躺在病床上,小声地说着没有儿子在农村里被看不起,会有很多压力。公公一早就给腹中胎儿取好了名字。她的老公和家人不停地说想要儿子传宗接代。最后高兴地抱着儿子回家了。
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有个大两岁的姐姐,有个小几岁的弟弟。因为计划生育,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送到别人家里养大。一直是黑户,到后来才有了户口。
现在二十多岁,我早就不怨恨自己的父母了,也不会再嫉妒姐姐和弟弟了。和父母的关系一直不算很亲,一直在外地读书生活,只有重大的事情会跟他们汇报一下。
小时候知道自己没有户口,知道自己是家里人想要藏起来的第二个女儿,这些都算是我最大的童年阴影,青少年阴影,甚至是现在的成年阴影。
我会撒谎。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还有个弟弟,不然就会面对同学的惊叹,“你妈怎么这么会生!” 或者干脆连有个姐姐也不说,不然就会被问,你们那里没有计划生育吗?
我会害怕。我没有户口。我读书怎么办,我可不能做任何坏事,不能够调皮捣蛋,被抓住就完蛋了。
我会怨恨。弟弟是奶奶的心头肉掌上明珠。有几个在奶奶家里过的假期,我很清晰地记得因为弟弟闯祸,我的后背被奶奶用乡下的扫帚条抽得有伤疤。可是家人都说我是在做梦呢,没有的事。
一直到前两年,我问了家里的姨妈们,才看到了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我躲到公司的卫生间里失声痛哭了好久。我看着照片里笑得很傻的自己,好心疼。
我一直把这些情绪都压制着。我也羞于和别人提起自己是农村的第二个女儿,是父母为了生儿子而偶然存在也并不想要的女儿。
我的父母绝对没有在经济上对我有亏待。在情感上也许他们也想要有更亲密的连接,我却很难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或者不愿意去感受。
连最亲的姐姐也不能够理解,我到二十多岁了,还是不能够让这些都过去,还会在心里想这些事情。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就算理智上我都理解父母的苦衷,但我依然会在打这些字的时候流泪。
我的同学好友们都开始结婚生子。“一定要生儿子”的心情从她们的父母辈就这么自然地被传承了下来。第一胎是女儿的话,就一定要继续生。第一胎是儿子的话,那就皆大欢喜,没有压力地生第二胎。我对婚姻和家庭越发恐惧。
我现在生活地很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财务自足。离家里很远,微信一个月也发不了几条。生活在马不停蹄地往前。但心里的这个黑洞,是这辈子都不会补好了吧。